結核硬脂酸棒桿菌
結核硬脂酸棒桿菌是棒狀桿菌屬中一種具有獨特生物特性的革蘭陽性桿菌,因其強親脂性及多重耐藥性,在臨床感染中呈現特殊致病模式。
一、生物特性
結核硬脂酸棒桿菌的細胞壁含高比例脂質成分,賦予其強親脂性,使其能高效利用脂肪作為能量來源。這一特性直接決定了其生態分布與致病機制。
形態結構:菌體呈短桿狀,直徑約0.5-1μm,革蘭染色呈藍紫色,常呈柵欄狀或V字形排列,無芽孢與莢膜。
代謝特征:依賴脂肪酸分解供能,尤其擅長利用硬脂酸等長鏈脂肪酸,這一特性使其在富含脂肪的組織(如乳腺、皮膚)中定植能力顯著增強。
二、菌落形態
普通血平板上生長緩慢,35℃培養3-5天僅形成直徑0.5-1mm的灰白色小菌落,表面粗糙干燥,質地類似蠟樣。
三、培養方法
優先使用含脂質增補劑的培養基,如添加1%吐溫-80的哥倫比亞血平板,可縮短培養時間至48-72小時。需氧培養,溫度35-37℃,濕度維持在40-60%。菌落觀察需使用低倍顯微鏡(10×)以清晰辨識表面紋理。
四、危害常見感染類型
肉芽腫性乳腺炎:占非哺乳期乳腺炎病例的30-50%,病理表現為非干酪樣肉芽腫形成,易與結核性乳腺炎混淆。
導管相關感染:可引起乳腺導管擴張伴膿性分泌物,需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鑒別。
全身性感染:免疫低下者可發展成敗血癥、心內膜炎,病死率達1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