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種的衰退
菌種的衰退主要有三個因素:
第一,自身發生突變或回復突變;
第二,細胞本身的自我調節和修復;
第三,環境條件的影響。
影響菌種衰退的因素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相互協作的。
作為研究或生產用的菌株,其本身從復雜的環境中經過篩選或誘導突變而獲得的,存在自身突變的潛質。
在環境(如溫度、PH值和氧氣含量等)改變時,菌株的細胞將會自我調節和修復,甚至發生基因突變,進而在形態和生理各方面上產生變化。
單個的菌株突變并不會立即引起菌種的衰退,但不加以人工干預,菌株將會大量產生突變,此時的菌種就會出現衰退的現象。
菌種衰退主要表現為:
1.菌落和細胞的形態改變;
2.典型性狀變為不典型;
3.培養特征異常;
4.對不良環境抵抗力下降;
5.營養需求改變;
6.產生特定物質(酶、色素等)能力消退;
7.霉菌和放線菌產生的孢子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