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酮叢毛單胞菌
睪酮叢毛單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是叢毛單胞菌屬(Comamonas)中的一種革蘭氏陰性細菌,因能以睪酮等類固醇為碳源和能源而得名,在環境和臨床中均有一定存在感。
01 分類與命名
叢毛單胞菌屬屬于 β- 變形菌綱、叢毛單胞菌科,該屬細菌多為環境中常見的微生物,睪酮叢毛單胞菌是其中具有特色代謝能力的菌株。其命名源于其獨特的代謝特性 —— 能夠降解睪酮等類固醇化合物,這一特性使其在環境污染物降解和微生物代謝研究中受到關注。
生物學特性
形態與染色
革蘭氏陰性桿菌,菌體呈直桿狀或微彎曲,大小通常為(0.5-1.0)μm×(1.0-3.0)μm,無芽孢,多數菌株有周生鞭毛,能運動。在顯微鏡下觀察,常單個或成對排列。
培養特性:
兼性厭氧,在普通營養瓊脂培養基上可生長,最適生長溫度為 30-37℃,pH 值適宜范圍為中性至弱堿性。菌落形態多為圓形、扁平或凸起,表面光滑,邊緣整齊,顏色呈灰白色或淺黃色,多數不溶血。
生化特性
氧化酶陽性,觸酶陽性,不發酵葡萄糖,能利用多種有機化合物作為碳源,尤其擅長降解類固醇(如睪酮、孕酮)、芳香族化合物等。具有較強的代謝多樣性,這使其在環境凈化中能發揮一定作用。
03分布與傳播
自然環境:廣泛存在于土壤、水體(包括污水、河流、湖泊)、底泥等環境中,尤其在含有類固醇或其他有機污染物的環境中更易檢出,是環境中降解有機污染物的重要微生物之一。
臨床環境:在臨床標本中相對少見,偶可從人體的血液、尿液、傷口分泌物、呼吸道分泌物等標本中分離得到,多為機會性感染。
傳播途徑:主要通過接觸被污染的環境、水或醫療器械等途徑傳播,通常感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長期使用抗生素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療者、患有慢性基礎疾病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