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器具的正確選擇
1.計量器具選擇的原則
準確度原則:所選計量器具的準確度指標必須滿足被測對象的要求。被測對象的公差值越大,對計量器具的準確度要求就越低;公差值越小,對計量器具的準確度要求就越高。
經濟原則:在保證測量準確度的前提下,應考慮計量器具的經濟性,包括計量器具的價值及使用壽命,操作方便,設備的維護保養、使用的環境條件和計量人員的技術水平等。
根據被測對象特征選擇:根據被測對象的大小選擇合適測量范圍的計量器具。根據被 測件材質、形狀、表面粗糙度等進行合理的選擇。對于很粗糙的表面不宜用高精度計量器具測量。對于薄壁或材質較軟的被測對象,用光學法、電磁法等無測力或測力很小的方法測量。根據被測件數量選擇,批量大的用氣動量儀、電子量規等專用量具;少量或單件選用坐標測量機等通用計量器具。
2.選擇計量器具準確度的方法
選擇計量器具準確度取決于測量方法的準確度系數K, K值一般取1 /3?1/10。測量準確度較高、測量對象的公差值小,K值可等于或接近1/3;測量準確度較低、測量對象的公差值大,K值可小些,最小為1/10; 一般情況下K值取1/5。
K =△/T △ = K ? T
式中:△——測量方法的極限誤差;
T——被測對象的公差值。
按國家標準GB/T 3177-1997《光滑工件尺寸的檢驗》中規定選擇計量器具,所選用計量器具的不確定度數值u小于或等于所規定的驗收極限、計量器具的測量不確定度允許值U1。U1約為安全裕度A的0.9倍。安全裕度A值一般按公差T的1/10確定。例如: 檢驗一根圓柱棒的外徑尺寸。
公差值為0.025mm,安全裕度A = 0. 0254÷10 = 0.002 5mm。檢驗用計量器具的測量不確定度允許值U1= 0. 002 5×0. 9 = 0. 002 25mm,則所選用計量器具的不確定度 U≤0. 002 25mm。依據GB/T 3177—1997國家標準,釆用測量不確定度為0. 002mm的0 級外徑千分尺檢驗圓柱棒的外徑尺寸是適宜的。
版權與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