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傷凱斯特菌
腿傷凱斯特菌是一種2003年才被發現的革蘭陰性桿菌,隸屬于產堿桿菌科,其菌名源于比利時微生物學家凱斯特的名字,因該菌多分離自腿部傷口,故命名為腿傷凱斯特菌或肢體凱斯特菌。
01 生物學特性
分類地位:腿傷凱斯特菌屬于β變形桿菌綱、伯克霍爾德菌目、產堿桿菌科,該菌屬包括腿傷凱斯特菌和模仿凱斯特菌兩個種。
形態與染色:革蘭陰性桿菌,在血平板上培養24小時后,菌落呈扁平、淺灰色、磨砂質感,邊緣擴散狀;在麥康凱平板上菌落也呈擴散狀,且中間部分可產生薰衣草樣色素。氧化酶實驗陰性,觸酶強陽性。
02致病性
腿傷凱斯特菌可引起多種感染,包括腿部傷口感染、呼吸道感染、闌尾膿腫等。在由腿傷凱斯特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中,患者年齡主要集中在中老年階段,慢性中耳炎及反復下肢潰瘍/傷口感染等慢性感染病例占絕大部分。
03預防措施
對于長期臥床需要機械通氣的患者應予以關注,積極改善患者基礎疾病,提高免疫功能,防止這類罕見菌種對免疫力低下患者造成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