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登鏈球菌
戈登鏈球菌是口腔正常菌群的重要成員,屬于鏈球菌屬(Streptococcus)中的緩癥鏈球菌群(Streptococcus mitis group),因首次從人類口腔中分離并命名而得名。盡管通常與健康口腔微生態相關,但在特定條件下可成為機會致病菌,引發多種感染。
01 生物學特性
形態與染色
呈球形或卵圓形,直徑約 0.5-1.0μm,常排列成鏈狀或成對存在,革蘭氏染色陽性,無芽孢,無鞭毛,不形成莢膜。
培養特性
為兼性厭氧菌,在血瓊脂平板上生長良好,最適生長溫度 35-37℃,菌落呈圓形、凸起、表面光滑,直徑約 0.5-1.0mm,多數菌株表現為α- 溶血(菌落周圍出現草綠色溶血環),少數為非溶血。
生化特性
觸酶陰性(與葡萄球菌區分的關鍵特征),不分解菊糖,不被膽汁溶解(與肺炎鏈球菌區分)。
可發酵葡萄糖、乳糖等碳水化合物產酸不產氣,對蔗糖的代謝能力較強,與牙菌斑形成密切相關。
能產生胞外多糖,有助于細菌在生物膜中定植。
02分布與宿主
主要定植部位:以人類口腔為主,常見于牙菌斑、牙齦溝、舌面及唾液中,也可存在于上呼吸道(如咽喉部)。
宿主范圍:主要定植于人類,偶見于其他哺乳動物口腔,但極少引發動物疾病。
與宿主關系:正常情況下為共生菌,參與口腔微生態平衡,但若口腔黏膜受損或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可侵入血液循環或其他組織引發感染。
03預防措施
保持口腔衛生:定期刷牙、使用牙線,減少牙菌斑堆積,降低口腔內細菌負荷。
高風險人群防護:人工心臟瓣膜患者、免疫低下者進行口腔操作前,需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避免細菌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