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app 測試樣品中要求的8種需要全覆蓋嗎?
答案:數量最少是80支,材質可根據生產情況進行選擇。
燈檢機 Knapp 測試的樣品材質選擇受到國際/國內藥典、行業標準及設備驗證指南的嚴格規范。以下是關鍵標準和指南的具體要求及應用邏輯:
百問百答之Knapp 測試樣品的選擇
一、國際/國內藥典與法規的核心要求
1. USP<1790>《注射劑目視檢查》
核心原則: 測試樣品需包含 “與實際容器材質相似且可能干擾檢測的材料”,例如玻璃容器需包含玻璃碎屑、橡膠塞需包含橡膠屑等與容器材質同色的異物。
挑戰場景: 特別強調對 “透明但含輕微雜質的材質”(如玻璃中的氣泡、塑料中的晶點)和 “半透明 / 不透明材質”(如棕色玻璃、有色塑料)的覆蓋,因其對光線的反射和散射特性會顯著增加檢測難度。
執行細節: 明確要求測試樣品需能模擬真實異物與容器的 “區分難度”,例如玻璃容器中的玻璃碎屑因顏色與容器一致,需作為必選材質納入測試。
2. ChP(中國藥典)與EP(歐洲藥典)
等效要求: EP 附錄 1 和 C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均強調測試樣品需 “充分代表生產中可能出現的最差情況”,材質選擇需符合此原則。
具體場景:
? 對于棕色玻璃容器,需提高光照度至 8000-10000lx 以驗證檢測能力;
? 混懸型或乳狀液制劑需使用更高照度(約 4000lx),并選擇與 產品基質光學特性匹配的材質(如塑料顆粒模擬混懸液中的不溶性成分)
3. FDA 行業指南與 GMP 規范
風險導向 :FDA 要求測試樣品需覆蓋 “生產中可能引入的所有異物類型”,例如金屬蓋接觸的產品需包含金屬顆粒,橡膠塞封口的產品需包含橡膠屑。
動態驗證: 測試材質需隨生產工藝變化及時更新,例如包裝升級為新型塑料瓶時,需補充該材質的測試樣品以驗證設備適應性。
二、行業標準與技術指南的補充規范
中國團體標準T/CQAP 4003-2024:《可見異物自動檢查設備檢出性能確證方法》
本文件由中國藥物質量管理協會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合肥鴻蒙標準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北京智飛綠竹生物制藥有限公司。
量化要求: 明確規定測試樣品需包含至少 8 種材質(如玻璃、橡膠、金屬、塑料等),且每種材質需覆蓋不同粒徑范圍(50-1000 微米)的異物。
統計驗證: 要求通過人機對比試驗(Knapp 測試)驗證材質選擇的合理性。
三、設備制造商與行業實踐的具體建議
1.Knapp 等設備廠商的技術文檔
標準測試包配置 :典型測試包包含 8 種材質共 80 支樣品,覆蓋玻璃、橡膠、金屬、塑料等常見類型,每種材質對應特定異物類型(如玻璃碎屑匹配玻璃容器、金屬顆粒匹配鋁蓋)。
定制化方案 :北京海岸鴻蒙標準物質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支持根據客戶需求調整材質組合。
2.行業白皮書與驗證案例
動態更新機制 :建議每 6-12 個月評估一次材質選擇的合理性,特別是當生產工藝變更(如更換玻璃供應商)或出現新的檢測缺陷類型時。
盲樣管理 :測試樣品需通過 UV 標記或二維碼實現 “不可見標識”,避免檢測人員或設備因材質特征產生預判偏差。
四、材質選擇的關鍵實施步驟
1.生產場景映射
列出所有生產中使用的包裝材質及組合(如西林瓶 + 橡膠塞、安瓿瓶 + 鋁蓋),并根據使用頻率和檢測難度排序。
2.挑戰性材質篩選
優先選擇對檢測干擾最大的材質:
光學干擾類 :棕色玻璃、磨砂塑料;
異物混淆類 :與容器同色的玻璃碎屑、橡膠屑;
組合風險類 :金屬蓋與玻璃容器的交界處。
3.法規與標準對標
對照以上所述標準,確保所選材質覆蓋 “最具挑戰性場景”,例如透明容器中的 50 微米玻璃碎屑需作為必測項。
4.統計驗證與優化
通過 Knapp 測試計算 “質量因數(FQ)”,淘汰檢測效能低于人工 80% 的材質組合,并補充新型材質(如計劃引入的塑料瓶)。
五、常見誤區與合規風險
1.過度簡化材質組合
錯誤做法:僅用單一材質(如玻璃)替代所有包裝類型。
合規風險:可能導致對塑料容器中塑料顆粒、橡膠塞中橡膠屑等缺陷的漏檢,違反 USP<1790>關于 “覆蓋所有潛在異物類型” 的要求。
2.忽視動態驗證
錯誤做法:長期使用固定材質組合,未隨生產工藝調整更新。
合規風險:若更換玻璃供應商導致材質光學特性變化,可能使原有測試結果失效,違反 GMP 關于 “持續工藝確認” 的規定。
3.未建立材質數據庫
錯誤做法:依賴供應商提供的標準測試包,未自建缺陷庫。
合規風險:無法有效模擬真實生產中的缺陷類型(如特定批號玻璃的結石缺陷),導致測試結果與實際生產脫節。
總結
燈檢機 Knapp 測試的材質選擇需以藥典為框架、行業標準為支撐、生產實際為核心 ,通過以下路徑實現合規性與有效性:
對標標準 :確保材質覆蓋 “挑戰性場景”;
動態優化 :結合生產工藝變化和 Knapp 測試結果,定期更新材質組合;
風險控制 :通過盲樣管理和統計驗證,避免因材質選擇不當導致的檢測偏差。
通過上述方法,可確保測試結果真實反映燈檢機在實際生產中的效能,滿足 FDA、EMA、NMPA 等全球監管機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