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下海氏腸球菌抗腫瘤的多種作用機制
腸道菌群的失調可預示癌癥對免疫治療的抵抗,而在多種腫瘤模型中,海氏腸球菌(Enterococcus hirae)定植可補償癌癥相關的失調,例如在抗生素處理小鼠中,腸球菌可恢復環磷酰胺的抗腫瘤效果,但機制未知。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近期發表的文章,發現海氏腸球菌活菌對于免疫、代謝、腸上皮和腸道菌群等都具有調節作用,促進抗腫瘤作用,或可用于規避目前腫瘤治療的耐藥性 。
海氏腸球菌抗腫瘤的多種作用機制如下:
①海氏腸球菌引起胸腺細胞的異常遷移,并觸發系統性和腫瘤內的產IFNγ和表達CD137的效應記憶性T細胞反應;
②海氏腸球菌激活腸上皮細胞中的自噬機制并介導了ATG4B依賴性抗癌作用,這可能是由于其能增加多胺的局部遞送;
③海氏腸球菌使宿主菌群變得富含雙歧桿菌;
④與活細菌相反,經巴氏滅菌的海氏腸球菌菌體或膜囊泡沒有抗癌特性;
⑤海氏腸球菌與CD137激動劑抗體、亞精胺或動物雙歧桿菌的聯合使用,或可取得免疫治療效果。